位置概述
本區位居台北盆地西部,東、南與新莊區為鄰,西臨林口區及桃園縣龜山鄉,南依新莊區,北接五股區。東西寬約十四點七公里,南北長約十一公里。
本區土地總面積為一九點一六0三平方公里,占新北市土地總面積二0五二點五九二三平方公里之0.九三%,如按新北市二十九個區土地面積大小順序排列,為第二十六順位。
本區土地面積,以大科里六.三二0九平方公里,約占全區土地面積之三十二.九%為最遼闊,惟該里多屬山地地區;黎明里以二.七二七三平方公里,約占十四.二%次之;而以福泰里0.二六八三平方公里,約僅占一.四%為最小。
本區土地總面積為一九點一六0三平方公里,占新北市土地總面積二0五二點五九二三平方公里之0.九三%,如按新北市二十九個區土地面積大小順序排列,為第二十六順位。
本區土地面積,以大科里六.三二0九平方公里,約占全區土地面積之三十二.九%為最遼闊,惟該里多屬山地地區;黎明里以二.七二七三平方公里,約占十四.二%次之;而以福泰里0.二六八三平方公里,約僅占一.四%為最小。
地形地質
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,以明志路為界可畫分為兩種地形,西面是林口台地,地勢較高,坡度較大;東面是新莊區及洪水平原管制區,由南而北成帶狀綿延,為坡度較緩之低窪區。山區部分平均坡降約百分之二點七五。平地部分由西向東坡降約五百分之一,由南向北約二千分之一。
泰山地形可分為東、西兩部,西邊屬於林口台地東緣,東部屬於台北盆地的盆緣,兩者間界限相當分明,特別是由台北盆地東、南側山地西望,台北盆地與林口台地相接之處,亦即泰山區所處地區,存在著「一條直線的斷層崖」,斷層分劃的東、西兩側,由於東側屬平原地形,在十八世紀時,更因「勢高而近溪澗淡水」,成為當時中國閩粵移民在台北盆地中較早開墾的地區。
地質
由於地形的演變都是長時間、全區域的變動,因此以下的討論便著重泰山所在位置兩大地形的形成,亦即是台北盆地及林口台地的形成,以了解泰山地形的特殊性。依據地質學家的看法,遠在台北盆地生成及林口台地沈積之前,今日台北盆地應為丘陵地帶,林口地區為當時之海濱,礫石、砂等濱海沈積開始堆積於斷層崖下,古新店溪自泰山一帶入海,成為地質上的「林口層沈積期」,此亦構成今日泰山部份地區地層數十公尺以下的地質構造。
約在距今六萬年前,由於造山運動推擠地層,在台北一帶形成斷層,原先的丘陵陷落成為低窪的盆地,原來低平的「舊林口沖積扇」相對的升高形成二百多公尺高的平頂丘陵,即今日所稱的林口台地,至於台地與平原交界處,則出現所謂的斷層─山腳斷層。
一九三八年日本人曾在當時的新莊街山腳(今泰山區山腳里)一地鑽探深井,井深達七十四公尺,在地下七十一公尺處始到達所謂的「林口層」地質(屬礫石層),由於現在的林口台地約高二百四十公尺,而泰山地層下約七十公尺又可見到林口層地質,由此可推論六萬年前的一次地層陷落,其落差達三百公尺。
由於地形改變,古新店溪出海口受阻,淹沒泰山、新莊一帶,是為「新莊層沈積時期」,台北地區漸受古新店溪侵蝕,沿斷層崖及山邊發生順向河,今日的塭子圳可能即為當時的河流殘餘。由於河流向源侵蝕,帶來的沈積物逐漸覆蓋台北盆地,使得大部份地區趨近平坦,形成今日的台北盆地初貌。
因此目前台北地區的地質,年代最久的地層,大約是從三千萬年前到四百萬年前陸續堆積而成的,正式的稱呼為「第三紀地層」,至於在這一地層之上,是屬於台北陷落後,繼續堆積的地層,由下而上,約可分為新莊層、景美層及松山層。在新莊、泰山一帶,由於山腳斷層的阻塞而形成一淡水湖或海灣,沉積藍灰色泥岩,覆於第三紀地層之上,其後出現礫石層,稱為「景美層」,約在一萬年前,海水上漲,形成一台北湖,由新店溪、大漢溪和基隆河堆積出一新地層,稱「松山層」,主要由泥砂組成,這也是目前台北盆地各地表主要的土質構成。
今日的泰山區正位於山腳斷層所經地帶,因此東部屬於台北盆地,自地表下零至六公尺為粘土層,六公尺以下為沉泥,凡此皆由河流沖積而成,至於更深的地層,則有林口礫石層及第三紀地層。
泰山地形可分為東、西兩部,西邊屬於林口台地東緣,東部屬於台北盆地的盆緣,兩者間界限相當分明,特別是由台北盆地東、南側山地西望,台北盆地與林口台地相接之處,亦即泰山區所處地區,存在著「一條直線的斷層崖」,斷層分劃的東、西兩側,由於東側屬平原地形,在十八世紀時,更因「勢高而近溪澗淡水」,成為當時中國閩粵移民在台北盆地中較早開墾的地區。
地質
由於地形的演變都是長時間、全區域的變動,因此以下的討論便著重泰山所在位置兩大地形的形成,亦即是台北盆地及林口台地的形成,以了解泰山地形的特殊性。依據地質學家的看法,遠在台北盆地生成及林口台地沈積之前,今日台北盆地應為丘陵地帶,林口地區為當時之海濱,礫石、砂等濱海沈積開始堆積於斷層崖下,古新店溪自泰山一帶入海,成為地質上的「林口層沈積期」,此亦構成今日泰山部份地區地層數十公尺以下的地質構造。
約在距今六萬年前,由於造山運動推擠地層,在台北一帶形成斷層,原先的丘陵陷落成為低窪的盆地,原來低平的「舊林口沖積扇」相對的升高形成二百多公尺高的平頂丘陵,即今日所稱的林口台地,至於台地與平原交界處,則出現所謂的斷層─山腳斷層。
一九三八年日本人曾在當時的新莊街山腳(今泰山區山腳里)一地鑽探深井,井深達七十四公尺,在地下七十一公尺處始到達所謂的「林口層」地質(屬礫石層),由於現在的林口台地約高二百四十公尺,而泰山地層下約七十公尺又可見到林口層地質,由此可推論六萬年前的一次地層陷落,其落差達三百公尺。
由於地形改變,古新店溪出海口受阻,淹沒泰山、新莊一帶,是為「新莊層沈積時期」,台北地區漸受古新店溪侵蝕,沿斷層崖及山邊發生順向河,今日的塭子圳可能即為當時的河流殘餘。由於河流向源侵蝕,帶來的沈積物逐漸覆蓋台北盆地,使得大部份地區趨近平坦,形成今日的台北盆地初貌。
因此目前台北地區的地質,年代最久的地層,大約是從三千萬年前到四百萬年前陸續堆積而成的,正式的稱呼為「第三紀地層」,至於在這一地層之上,是屬於台北陷落後,繼續堆積的地層,由下而上,約可分為新莊層、景美層及松山層。在新莊、泰山一帶,由於山腳斷層的阻塞而形成一淡水湖或海灣,沉積藍灰色泥岩,覆於第三紀地層之上,其後出現礫石層,稱為「景美層」,約在一萬年前,海水上漲,形成一台北湖,由新店溪、大漢溪和基隆河堆積出一新地層,稱「松山層」,主要由泥砂組成,這也是目前台北盆地各地表主要的土質構成。
今日的泰山區正位於山腳斷層所經地帶,因此東部屬於台北盆地,自地表下零至六公尺為粘土層,六公尺以下為沉泥,凡此皆由河流沖積而成,至於更深的地層,則有林口礫石層及第三紀地層。
氣候
由於氣候的改變屬於較大範圍的變化,本區亦未設置氣象觀測站,因此對於氣候的了解只能參考台北二市等較大區域的記載,中央氣象局在台北盆地內有台北與松山兩個測候站,其中以台北測候站最接近本區,因此引用此一測候站的資料以說明泰山氣候。根據台北測候站記錄,年平均氣溫為攝氏二一點九度,最冷月為一月或二月,平均為一五點一度,最熱月為七月,平均二八點三度,自四月至十一月,同均溫超出二十度,且春季天氣極不穩定,涼暖善變,至於年降雨量平均二0九二點九公釐,其四季分配較本省中南部為平均。
以台北站自一八九七-一九七0年之平均氣溫與降水量相比較,可見本區冬季的降水量較少,春季氣溫與降水量均逐漸回升,夏季高溫而多雨,天氣悶熱,自八月份起,氣溫與降水量再逐漸下降。
以台北站自一八九七-一九七0年之平均氣溫與降水量相比較,可見本區冬季的降水量較少,春季氣溫與降水量均逐漸回升,夏季高溫而多雨,天氣悶熱,自八月份起,氣溫與降水量再逐漸下降。
瀏覽人次:3645 人
更新日期:2021-01-07